HOME > 專欄著作

設計作品
專欄
為何競圖,為何而戰

 競圖輸容易面臨不平的情緒(自己也免不了掉入),那贏又如?這種在專業界間互吐口水的情況紛紛擾擾,無形中都在破壞執業環境。十年前鳳山國中事件,當時有位建築師用想當然爾的觀點喊不公,新校園運動以來建立的競圖制度自此崩盤。照理說競圖有輸有贏,必須接受評審主觀判斷的事實,贏的時候感謝上帝,輸的時候祝福對手。目前競圖存在太多不公開,才是要爭論的。首先能事前公開評審,一開始就提供要不要參加的判斷機會,最後公開成果,能讓人知道為何輸然後再接再厲;遵守遊戲規則,共同呵護一個多數人可接受的競賽制度,這是專業界必須建立的倫理。

 
當今讓人跳腳的是從頭到尾的不公開的競圖制度。社會已能接受國際競圖公開作法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國內競圖卻多數忍受處於「保密」狀態?建改社一直呼籲事前公布評審名單,事後公開評審成果,然而就在政府保守心態,建築界沒有共識中一直擱置。多年前某建築師代表在工程會說:公會會員反對事前公布評審名單,他的理由就是怕評審公開後被施壓關說。可想而知一句話讓這議題原地踏步了十年,繼續讓比圖處於黑箱狀態。「黑暗怕見光」不公開才有關說運作空間,這是很簡單的邏輯!這一句話讓建築界持續空轉十年,熱情不斷被消磨。繞了一大圈,很多問題只要公開多數都可解決。
 
說好聽點「評審不公開」乃藉保密手段以杜絕賄賂,但卻適得其反變成黑箱,「有力人士」私相授受,檢調抓也抓不完。政府後來為了防堵修改了遴選機制,改以電腦隨機取樣的方式選出數名評審,但名單依然沒強制公開。改以「擲骰子」或許「走後門」的情況改善,但選出的評審卻常是一堆土木背景(自認懂建築),其資料庫的建立不嚴謹也不過濾,從此評審場合充斥「創意殺手」;如果像是日本SDG渡邊邦夫先生等的結構專家參與評審當然沒問題,但台灣多數土木人缺乏藝術養成,從狹隘觀點要求對稱簡單,設計只要稍歪一下、用木構造等就會面臨扣分,不懂設計只會問切不到核心的類似排水、查核等問題,這些土木人實在不該當建築評審。大事務所或可拿資歷唬人,但設計創意卻面臨扼殺!
 
年輕人沒有人脈,通常只有競圖一展長才。前些日子參加了一場屏東縣的比賽,到了現場才發現連一個建築專業評審也沒有,當下自衰跑錯考場了。聽說類似情況已經變成常態了,若干弊案後很多建築學者出事,更多人不願為了區區二千元出席。每況愈下,從九二一新校園運動至今專業評審逐漸消失。聽說台北市教育局更直接要求員盡量找公務員當評委(也是土木居多),外聘就找營建署機關代表。贏的不說話,輸的面對士氣打擊,不禁自問為何而戰?
 
公共工程不同於私人來自於納稅錢,不是首長說了算,政府除了有責任遴選最好的團隊服務外,還肩負扶植設計產業的責任。九二一新校園運動至今盪漾,其誕生乃是經建築界遊說政府,站在公共利益的積極作為。當時評審幾乎都是業界所敬重的前輩像陳邁、羅時瑋、曾旭正老師等,即使是校長也沒有權力投票,只能在評選場合提供意見。九二一新校園運動及國際競圖,都有公開評審的方法供借鏡,沒有理由不廣泛實施在建築師遴選。比圖是建築人練兵所在,羽翼成熟了才能逐步到國際競爭,需要健全才會不斷壯大!比圖不該再是贏了應該,輸了就是不公平。再怎麼好的制度,都需要靠專業界自律呵護!
 
qrcode
TAIWAN 台灣辦公室
TEL: 886-6-2510265 FAX: 886-6-2510271
zoom@zoomatelier.com
70450台南市北區西門路四段19巷31號
CHINA 四川办公室
TEL: 86-28-85996650
victor@zoomatelier.com
成都市天府三街69号新希望国际B座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