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專欄著作

設計作品
專欄
投稿李承寬

 這篇文章本是為李承寬先生出書而寫的由於出書耽擱,一直沒有對外發表,寫於先生生前;記錄了先生與中原建築系的關係,及對我等輩的影響。看到趙力行當時類似背景下的文章刊登,網路上興起討論先生的熱潮,於是投稿這篇來不及發表的文章,老師致敬;先生於2003/09/14過世於柏林家中。

-------------------------------------------------------------------------------------------------------

2002/06/01徐岩奇

 

2001318日早上和趙力行驅車前往日月潭邵族部落,見到李承寬教授的第一眼,我熱淚盈框。再見到李教授時,他坐在輪椅上,需要人的攙扶,他明顯老了。瞬間,過去10年求學,就業,再到國外進修,回到台灣開事務所,發生的事,很快在腦海中一幕幕的閃掠而過。李承寬教授是我建築生命中關鍵的影響者。 

記憶回到10多年前,他從東海來到中原建築系。(很多人只知道李教授在東海待過,不知他曾經也到過中原。)他鄉音很重,常見李教授在評圖場上,試著傳遞著一些似乎重要的訊息,沒太多人專心聽他講話,他不像有帶領流行能力的老師般受歡迎,倒有點像貌不驚人的傳道者。 

我之所以會認識李教授,是因為我大四設計課的老師Dr. Arin,他來自德國,在中原建築系待了五年,我至今仍然懷念著這位人口中脾氣不好的老師。他在設計課程中傳授有機建築設計實務,一提到有機建築,便口不離Hans ScharounHugo Haring。有個現象是他常批評台灣的建築教育或建築,因此他很容易得罪人,但十分推崇李承寬教授,常告訴我們這群學生「你們要去認識李承寬和他的作品」。高傲的德國教授推崇一位中國建築師,是有點不尋常,當時的我並無法了解真正的原因,留在我心中的是對有機建築世界裡很多無法解答的問號。 

我對李教授的認識全來自Dr. Arin的談話,因為我並沒有直接受教於李教授,直到李承寬的兩冊作品集陸續問世,一系列的住宅作品對我而言是極大的震撼,因為當時我無法想像有機建築實現的可能,我以為這個建築思想只能做為紙上建築,在學生時代玩玩就算了,即使我早就認識柏林愛樂廳,這個令我魂縈夢牽的偉大作品。李承寬的第一集與第二集作品問世後當時的建築界似乎也沒有激起太多漣漪。在民國82年,建築師雜誌社籌辦到德國參觀Hans Scharoun百年建築展與一系列的有機建築,當時因人數不足以致流產一事可以證明。但是這兩本作品集卻影響年輕的我立志努力的方向。 

Dr. Arin和李教授的學生不少,但持續深入的不多,或隱藏起來只作為壓箱寶。1980前後的環境是後現代主義盛行的時代,談形式的議題是主流,因有機建築呈現的形式,對習慣幾何世界的台灣建築界來講太奇特,有機建築思想中論述的空間與人,空間與自然的關係卻伴隨著奇異、不解的眼光,反而遭忽略。當時的環境,氣氛是不友善的,隨著Dr. Arin回德國,李教授黯然離開中原,有機建築的論述空間似乎就隨著消失了。 

在台灣學習有機建築的人多數受李教授的啟蒙,因此大多選擇到德國繼續深造,因為語文,最終我選擇到了英國。在倫敦大學巴特列特建築學院(THE BARTLETT SCHOOL OF UCL)這個新興的建築系裡“Organic”的字被很多人用來說明設計的想法。這個系開放的學風,讓我有機會延續己中斷近7年有機建築熱情。我最大的收穫是用現象學辯證的方法,幫助我釐清自己所定義的有機建築。 

The Bartlett Shool的學習,重視思考模式與方法的建立,對我影響深遠,鼓勵我我嘗試著建構自己的思想。我認為21世紀有機建築必須呈現另一時代的意義繼續往前走。Hans Scharoun和李承寬的影響,將之視為我認識西方現代建築的基礎。我與來自德國的同學或老師談論發生在他們土地上的建築,令我訝異的是他們不甚了解這個前衛的建築思想,對如此的操作方法也甚詫異。 

"Hans Scharoun proposes that the history of mankind was a genetic process over which individuals had little control. At first architecture had been governed by geometry, but the Gothic period had ignited a period of change which lead inexorably to organic building. If the organic was not already in place, it was because this genetic process was either being ignored or activity restricted by people in power" (22). 簡單地說Scharoun認為有機建築的世界若沒有實現,會是因為該社會民智未開或仍然停留在專制的社會。這個註解或許可以說明Hans Scharoun對當時德國的社會也是失望。 

對照台灣的環境,未成熟到包容這個領先的建築思潮,似也理所當然。從古典主義進入現代主義,台灣對於外來的建築思潮,並沒有太多反省本質問題,但對形式上的流行卻不生疏。現代主義運動尚未深耕,就直接來到後現代主義時代,再加上以商業建築為主導的建築現象,建築設計的領域被扭曲只做包裝,對有機建築思想討論建築本質的問題,反而興趣缺缺。 

我在旅行的過程感受Hans Scharoun預言的力量。我到歐洲唸書時,同時嘗試去理解現在正風行的解構主義與有機建築之間的脈絡傳承。在THE BARTLETT SCHOOL並不以所謂的主義來教導學生設計風格,大部分時間關心的是方法的問題,很自然的,探討本質的方法與有機建築的中心思想接軌,對我而言非常受用。在受教於Dr. Arin時,所謂的理論並不明顯地是傳授的重點,反而透過實作,去領略建築本質中,關心人與建築在環境中角色扮演的問題,紮實且深入。相較現代主義有時受限於教條,有機建築更能細膩地呈現人根本需求的問題。這樣的摸索的過程,是不斷地去解構根深蒂固的觀念,本質上,解構的觀念不被刻意提起,事實上已成為習慣的思考模式。在THE BARTLETT SCHOOL,我學習用自己的方法在來看有機建築,除了將過去十年的學習作了階段性的整理,對當代的建築現象有了自己的定見。 

在形式上,解構主義信仰者傳承了有機建築思想中形體表現的解放,同時有些又掉入了只談形式不問本質的危機。所幸,台灣的商業界還不習慣如此的表現形態,根深蒂固的風水信仰,仍被無限上綱地認作看待事情的價值的依據,因此在這波流行中,並沒有如上一波的後現代主義風潮迷失太快,。談論自由形體的美學觀點多數停留在學術界,三、四十歲從國外學習回來的年輕一代,進入學校傳授前衛的建築觀念。現在的建築系百家爭鳴,談論有機建築也沒什麼奇怪,只是如此際遇的演變,令人感覺錯亂。在學校裡,設計作得不歪斜,反而感覺跟不上時代,這又是形式的觀念作祟。如此,更值得停下來去咀嚼Hans ScharounHugo Haring和李承寬教授的建築思想。 

"Haring and Scharoun believed that only organic building was capable of expressing the spiritual and functional essence of a culture or a building type. The issue was to find form, rather than have one imposed by the rigid principle of geometry." (20). Haring talked about finding shape instead of giving shape, of releasing form instead of imposing form from outside. With this principle he placed himself in opposition to Le Corbusier, who seemed to him to represent a geometrical culture.(21). 這段"發現型"的談話,我認為重點在於Haring Scharoun認為型的問題是個關鍵,有機可以更完整表達建築與文化本質的問題,這是拿來與Le Corbusier的幾何文化作對比的。 

Hans ScharounHugo Haring的有機建築思想,其中部分談論有機形體觀是探討自由型體的先驅,Hans Scharoun認為形的解放有助於解決問題,相當程度啟蒙了後繼者。但只認知有機形體的表現,容易與有機生物體之模仿混為一談,空間內涵容易為人忽略。 

汪文琪有一次談話以“關係”二字解釋,他認為有機建築思想關鍵在處理二者之間關係,空間與空間,建築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然,這與我思考有機建築的中心思想看法相似,這關係以流動的概念串接,也同時與Frank Lloyd WrightMies van der Rohe的理論相呼應。我在廣英國小的設計說明內介紹有機建築我認為有機建築乃是在探討人與人,人與自然環境如何和諧共存的一種思想,表現出來的形態不受拘束。只是自由的形體比幾何的形體更容易達到此目標,但並非得自由形體不能達到。」比較自在不受約束是自由型體的優勢,同時容易出現令人驚喜的新樣貌。 

李承寬強調理性主義的重要性,他喜歡以超越理性的講法,解釋我們感知所謂的表現主義的那個面相。非幾何型的系統是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上,以更務實的方法呈現時,便無須拘泥於形式。一般所理解的有機建築多只談論其形式,而忽略了其理性的基礎,這又與表現主義不完全一樣。其空間的呈現,主要建立在對人心理與行為細膩的了解,自由形體伴隨發生並不突然,是理性的,有機建築在如此的理性基礎上,以更自由的方式呈現便超越了理性。 

我透過實務操作的過程中來理解李教授提醒過的話,是一個不時感受全新奧妙領域的過程,這些提醒不全然出自他的口,有些是來自我亦師亦友的趙力行先生與林東憲先生。時常反覆咀嚼這些話,我習慣以理性的方式,建立與我的同事和業主溝通的方式,應用在我們辦公室的業務中,無論在建築設計或室內設計,大部分的業主可以接受我們有機建築的操作,透過一個有調理的說帖,在第一個設計案廣英國小設計案成功後,後續的設計案就相對容易多了。 

廣英國小是我們事務所第一個公共工程,20007月在教育部舉辦之九二一地震後的新校園運動競圖中贏得的設計案。在贏得廣英國小設計案之前,我們曾經以有機建築的提案參加過在七股的台鹽鹽業博物館的競圖,得第二名。在台灣的競圖場上,輸贏有時真是不知其所以然,不過,磨練經驗也累積心得,了解自己團隊的競爭力。在認識趙力行之前,還自以為如此的堅持在台灣是孤單的。 

趙力行也在新校園運動的競圖中參加廣英國小的提案,在教育部認識時正是大家倉皇要上場前,他的出現為我們這個團隊作了犧牲打,保送我們上壘。若沒有他的開場白,有機建築的觀念還沒講一半,恐怕就讓評審一頭霧水,更何況講一個可行的案子。從此我們兩個辦公室就常有互動,在廣英國小興建的日子,我就住在他的辦公室六個月,每天往返工地,期間我們又共同參加了南投縣光復國小競圖,也以第二名收場。包括潭南國小B案, 光復國小的設計對廣英國小設計都有影響。林東憲也到辦公室來協助我們更進一步分析Hans Scharoun的小學設計Darmstadt School Geschwister Scholl school案的精神,某種程度上激勵了廣英國小的設計案的實踐。趙力行的凍頂黃宅,坪林柯宅,林東憲的草屯莫宅,走在前面為廣英案開路,為我們解決很多設計與工程上的疑慮,於是我們就大膽地來實踐。 

我同時以行為與造型切入看廣英設計案,解決教育與基地的課題。廣英國小的基地上位於遠近起伏的山巒之間,大自然的非幾何肌理成為我們說服業主接受這個提案的說帖,空間表現的內在精神與外在大自然的環境,透過流動的空間概念,流暢地串接坡地與建築群的每個角落,有機建築在山坡地上呈現如魚得水。廣英國小的造型應用隱喻手法象徵遠山,內在空間的需求則與兒童學習行為研究有關。多元層次的表現手法,可以滿足群體與個別教育之不同需求,及誘導同儕之間互動學習的行為發生,空間的層次豐富,以孩子的尺度塑造多元變化學習空間。如此的空間是具有啟發性的,對教育而言是有意義的。 

建築物的有機概念表現在空間與自由造型上外,我另外提出,居住在其中的人也可以有機地添加他們需求的概念,例如窗簾、家具等在原有預算無法執行的內容。學校後來外加的東西,在我的眼裡,有些突兀,但有些不在設計者刻意安排的東西反而呈現樸拙與趣味,倒也無妨,設計者總不能每天盯著使用者教他如何生活,我期待設計的東西,任何的改變都可以很貼切與它共存,這是有關於有機生長的議題。同時在廣英的設計裡我刻意留白(白牆),期待使用者的經營,特別是學生可以使他更豐富。 

實踐這事有非凡的意義,除了成就這件事情歷史的里程碑外,對我而言,透過如此的操作,我更深入有機建築的精神所在。Dr. Arin和李教授傳遞的抽象觀念,藉著多人的努力如今得以真實呈現,可以去參觀遊走,體驗這令人感動的空間,再也不只是紙上建築,有機建築思想可以有個案例,對教育而言再重要也不過了。 

站在21世紀初的世代,我回首思想過去數十年有機建築在德國、台灣及其他各地的發展,再想想有機建築的新時代意義為何?我試圖從李教授的講話中及他的學生思想中去歸納,有意思的是各有看法上的差異。跟隨過李教授的學生,時間長短各有差異,深入了解李教授思想的程度也各有不同,對有機建築的看法各自保留了一些自己探索的空間,我認為這是健康及良性的發展,也促使有機建築思想更為多元豐富,相信李教授也支持這樣的發展,畢竟李教授的有機建築關也與Hans ScharounHugo Haring的有機建築思想有些許的差異,這是他個人的成就,因此我認為歸納教條的工作可免。

塞尚代表的印象派若沒有保羅紀庸無怨無悔的支持,恐怕歷史便不是如此。有次趙力行提到他要當保羅紀庸支持他心目中的塞尚,可了解有機建築在李教授的跟隨者的心靈裡已深刻地紮根,並伴隨台灣建築經歷著一股巨烈的變動與衝擊,回首過去,放眼未來,正努力在累積能量,要來寫台灣的建築史。

qrcode
TAIWAN 台灣辦公室
TEL: 886-6-2510265 FAX: 886-6-2510271
zoom@zoomatelier.com
70450台南市北區西門路四段19巷31號
CHINA 四川办公室
TEL: 86-28-85996650
victor@zoomatelier.com
成都市天府三街69号新希望国际B座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