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專欄著作

設計作品
專欄
麻辣燙的大陸經驗

 就像品嚐四川火鍋,個人的大陸經驗是吃了常常拉肚子。分享筆者將近三年長駐,五年往返總共八年的大陸工作經驗,但應該說時間還不夠長,足以提供完整心得談,再者我接觸的多以公有建築為主,延續我在台灣的所長,參與縣政府大樓、體育館、學校設計、遊客中心等類型,但並沒有成功切入獲利最大的房地產設計。後來潘冀先生邀我回台灣加入JJP團隊執行大陸的規劃設計,協同皓宇從企劃、規劃參與城市設計、房地產規劃、農業生產基地規劃,才又慢慢再累積一些心得。

 
不少人希望到大陸摸索找尋業務機會,只是不知如何開始;即使有了接觸,但不知如何報價,不知如何找設計院協助,如何獲得保障?;想接業務回台灣執行,駐或不駐點大陸都有其困難,因為跟不上大陸快速的節奏而考慮駐點,但駐點的後遺症是設計費在地化,對獲利沒幫助。除了原本資源就多的大公司,小工作室在大陸不易單打獨鬥,除非作品得獎打出名號,否則業務來源不穩定難支撐。此外,多數台灣事務所不熟悉規劃,不熟悉大陸法令,貿然切入者繳學費,連第一筆款都拿不到的佔多數。
 
築夢踏實
建築師往外去找尋機會,大陸是選項之一;大陸早先的欣欣向榮,如今也明顯建設趨緩,設計公司多面對業務減少而裁員。但現在大陸即使建設變緩,總的來說還是有很大空間,因此還是有人躍躍欲試。因此常常鼓勵我輩積極「主動挑戰」,了解這裡動態,面對各種變化,把自己放在更競爭的環境,趁年輕冒險患難。短短時間內,大陸設計界也早已非吳下阿蒙,也出現了蓬勃新生代、小工作室,望眼的是國際競爭。
 
大陸當今房地產嚴重過剩,中央打房當道,設計公司跟著房地產脈動,重新洗牌的趨勢非常類似九二一前的台灣:改變以創新設計為核心價值,而非只著重房地產設計獲利的經營目標。大型開發趨緩,環境保護,拆遷過程民意當道,迫使開發商也思考其藍海策略,非傳統房產單一選項,取代以類似老人照護、生態農村、創客聚落、養生旅遊等的規劃,面對唯有創新產品才能繼續生存。不景氣也促使設計公司思考轉型,才能面對淘汰。大陸一步步走向台灣二十年前走過的路,這個時間或許即將到來!
 
早先設計人才多匯集沿海一帶,來自世界各地的一流設計公司,早已佔據各地盤,有人開玩笑說這一帶太擠;後來其隨著開發腳步,往西南地區二線城市成都、西安、重慶、昆明找尋機會設立據點,早先仍然脫離不開房產開發的思維。當初我會選擇成都落腳,是因為2008年汶川地震重建,我們受邀參與重建。重建成果有了Credit,因此2010正式設立成都辦公室;從醞釀想法到正式行動大約三年。常駐需要決心,是一個離鄉背井辛苦的過程,我並不熟悉房地產,而是選擇等待“那機會”。
 
境外設計公司能做的多是〝方案設計〞或到〝擴初〞(介於詳細設計到施工圖的階段),因此必須與當地設計院合作,施工圖通常由他們來負責。這普遍是個頭疼的過程,因為設計院所能提供的服務常常很掉漆,建築、結構、機電各部門之間並不協調,施工圖整合不起來,丟給監理去負責。各方苦受制於設計院,因為其權力很大,通常是吃悶虧選擇讓步。因此,有個願意協助配合的設計院很重要,指派個有責任心的PM,能力只好暫時將就,長期培養默契以求改善。
 
善用台灣品牌
台灣人在大陸有相當優勢,普遍受到禮遇好感,「台灣」兩個字就是精品的代表,只要努力做,通常多有較好的起跑點!只是台灣人受限於眼界、作法保守,這種優勢通常被稀釋掉,有個好起始點但多未能把握,讓機會流失。這與我們缺乏眼界、大開大闔的氣魄有關,環境養成的;這個現象剛好對比大陸人普遍浮誇、膨風成對比,畢竟土地大的大國的思考非常不一樣,開發談的不會只是好表象,而是產品要有競爭力、話題、差異性,甚至膨風追求中國第一、世界唯一。
 
所謂的移植台灣設計經驗,在這裡不一定行的通,舉例說:在這裡做設計基地多很大,常常牽涉土地整理、策劃、規劃、城市設計;台灣建築師多熟悉的設計通常是末端,常常誤把規劃當建築看,不熟悉法規又不相信在地公司,到頭來常白忙一場。再者設計單價低、總額大,設計時間短,人力不夠根本應付不來;如果不是大案子,設計費則不多。這與慢慢磨設計的台灣經驗,非常不一樣,我們感興趣的項目規模都不大,但用這些來支撐公司是有困難。大陸設計院什麼都做,主要獲利來自於房地產;不像台灣分做公家、私人的壁壘分明。再者,大陸設計院都很大,很少像台灣單打獨鬥的小工作室;大公司在獲取業務上佔優勢,小工作室雖靈活,除非闖出名堂,否則不容易存活。大陸沿海一帶有些知名的小工作室,不斷參加國際比圖,希望從國外紅回來,類似馬岩松的成功案例也很少,我們則介於當中。
 
如今在中央打貪的背景下,官僚行政裁量的空間變小,這與過去領導說了算,先蓋再說有很大不同,現在是說的不算,到後來還是被推翻,風險變得很高,其慢慢回歸到法治觀念是必然,”擦邊球”的空間越來越小雖不是什麼壞事,但也出現審圖的時間拖延的很嚴重,這部份雖交給當地設計院去處理,但因此造成執行率變低,請款速度被拖延等。
 
在地設計院喜歡和台灣設計公司合作,相同語言比較容易溝通,另外是出自於遠來和尚會念經的心態,加上台灣人先天有種比較創意的氣勢,帶有點實驗性質的提案由台灣人簡報比較容易通過,領導比較不會以官心態改動設計。所以只要業務來源清楚,先簽訂合同,拿了啟動金再做,通常還是可以得到保障。偶而聽到建築師遇被騙,如果不是朋友介紹,這種天下掉下來的業務也多半有問題;來自於大陸電話的邀約,通常問幾個問題就可以判斷,偏有建築師仍然栽在詐騙集團手裡,如果對於不明確的邀請仍然動念,到了第三地得小心,對方用賭、色綁人勒贖要保持高度警戒。
 
 
招募人才、爭取業務
來到大陸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沒有十年很難看到成績,必須花一段時間去適應不一樣的節奏。有時業務來了,人手不夠;要不就是有人時,沒事做。因為設計週期一般都很短,常發生拼命加班做完一個案子,接下來不知道做什麼的落差。所以通常一開始面對的困難是:一、招募人才建立團隊,二、爭取業務。
 
找人並不容易,首先面對建立團隊的困難。這裡建築系的畢業生首選國際大事務所(如SOM),再來是設計院。特別是設計院用高薪資搶人,畢業第一年年薪上看十萬RMB,但能力或只普通而已。行情混亂,有所謂的〝保底〞(底薪,大約三千RMB)、〝提成〞(抽成),視營運績效給抽成;也就是說一個月領底薪大約1.5萬台幣,但如果加上獎金平均可能變成4-5萬台幣,薪資水準將台灣拋在後面,這大約是成都的狀況。前陣子設計院很賺錢,類似多年前台灣房地產榮景;就業弊病是畢業生來到設計院後,就成為生產線的一份子,做一些重複的工作,通常設計能力就不會再進步了。雖然這些年輕人也知道弊病所在,但向錢看的全民運動,讓小公司招募人才倍感壓力。
 
其次,如何爭取業務?部分建築師的業務來自於台商,從台灣合作到大陸,這是很正常的;但不少人提到台商難搞,把〝拗〞的壞習慣帶來:「大陸的收費標準,台灣的品質」,不少人覺得挫折,受虐的感受從台灣帶到大陸來。開發大陸業主是必要的,但除非做出名堂,業主一般不會主動找來。公共工程得要靠比圖,但內定普遍;機關也可以直接委託,但設計費得先打對折,只能當做累積作品看待。再來,這裡業務週期很短,項目執行速度很快,因此業務需要不斷進來,所以可以體會什麼叫做〝業務的奴隸〞。我認為好的口碑還是最重要,慢慢累積Credit才能走得遠。劉家琨建築師的建議也是:「一個個作品累積,不急。」
 
我最常接到建築師同儕詢問如何報價?從每平方米40RMB到800RMB的費用都有人報,依據規模、類型、Scope而定,基本上大陸沒有類似台灣公會的標準收費表,收費標準差異頗大,因設計公司知名度而定,最好先和有經驗的討論這”報價的藝術”。
 
這裡執業範圍有別。這裡建築師並不執行監理(監造),且受限於不完善的招標制度(最低標),工程品質非常靠運氣。對長期有監造觀念的我們,堅持想實現好的成果倍感吃力,得有其他策略;大陸營造廠普遍在結構體施工品質不錯,但細部則不好,常常是有做就好交差了事 。總之,我們必須去適應這個環境,建立好自己的節奏,既要獲利也必須有好作品。
 
 
團隊的必要
我觀察台灣建築師的最大瓶頸,是其對規劃工作的生疏。最常聽到的就是”領導要看效果圖”就不知所措,都還沒做設計哪來效果圖?因此需要找到堅強的規劃團隊、效果圖公司協助。受聘於JJP當中,由皓宇工程顧問公司協助大陸工作的推展,對前端的工作開始有粗淺的了解,不單單接觸規劃,更跟著認識”策劃”。產業策劃的層級通常由縣市書記領導拍板,規劃基地動則1000公頃(10個台大),相當一個城鎮,因此可以想像談的多是產業升級、經濟、就業、城市競爭。另外,尚未進入建築設計議題,卻要提供漂亮的城市、建築風格效果圖,光效果圖就是一件惱人的事,起初我也訝異其誕生過程,做過一兩次後,認識大陸”效果圖”產業之所以蓬勃發達的由來;領導要看效果圖,就要想辦法生出來給他,這個社會把表面裝飾得漂漂亮亮的粗淺文化不難想像,就是要去面對他。如果只給他看”量體”,常常就是謝謝下次再聯絡,因此要有策略!
 
在大陸需要有不同的專業互相支撐。當時與一同在成都的謝英俊建築師,台灣山水景觀公司,為了要接一些比較大的規劃設計案,經常一同組成團隊,但也多不成功;我個人認為在皓宇協助之前,基本上多是失敗的,因為不熟悉規劃領域,後來在JJP團隊與皓宇的協助下,才逐漸開展出成果。但最近由於房地產腳步放緩,開發商沒人敢繼續冒險,因此經手的規劃基本上都處在觀望中;取而代之醞釀進行的是小城鎮開發下的休閒農業、創客聚落;有主題特色、小規模的規劃設計取而代之,這或許是台灣人比較熟悉的尺度。
 
這個風向球說明開發商也正在找尋新出路,小工作室也比較容易上手的設計案,慢慢的變多起來。山水景觀詹鴻維先生自嘲,他在成都五年一事無成(我被JJP邀回,所以少他兩年),謝英俊建築師則用浪漫支撐著夢想。恐怕沒有十年很難講得出具體的心得,可想而知這過程經常挫折,我個人則是壓力大經常拉肚子。
 
 
懷抱夢想,大步邁進
我們最熟悉的建築師是王澍,有著中國人第一個普立茲克獎的光環,他知名的作品大多集中在杭州一帶。其他像在成都的劉家琨、北京的張永和等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中生代的大舍、馬炎松、李曉東、華黎等,還有一些更年輕的建築師作品多已經躍上國際舞台。其辦公室的特點也多不大,類似工作室的性質,更像台灣多數的中、小型事務所,有靈活設計的特質,也不希望人太多失控,但在其躍上舞台以前也都是熬過來,模式可供參考。
 
待在成都三年間,有好幾次想放棄的念頭,後來感謝潘冀先生一通電話的邀請回台北,最後又因家人因素選擇回到台南,和成都朋友的承諾是:「我一定會再回來!」第一回合並不成功,畢竟這是離鄉背井、披荊斬棘的過程。由於家人不在身邊,面對低潮時必須快快度過。必須常常提醒自己有夢想,有助於快速擺脫挫折感;此外最好有配偶、家人跟隨。除了工作還要有豐富的生活圈,無論是台灣人或大陸人,都要去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避免不必要的優越感,畢竟來到大陸,優越感是讓人有距離的。
 
我個人認為台灣人遠赴大陸找尋機會,無關於愛不愛台灣議題;東南亞如果有機會也可以走出去,走向外面都有助於能力提升;走出台灣冒險,才是我們海島國家的DNA。就像在十七世紀時,清教徒受逼迫到美洲大陸;二戰前歐陸納粹橫行,歐洲人往美國找尋夢想的故事。這種受環境所迫移民的故事,包括我們所熟習的Walter Gropius,Mies van der Rohe等第一代大師,來到新大陸後開創建築的美麗新世界。
 
台灣的執業環境不好,但不代表來到大陸就比較容易。這個人治的社會有著不少變因,但整個來說,大陸由於奧運、世博之後,對創新事物包容度強,國際化腳步早已超越台灣;機會多,但面對的是高強度的競爭。所以保持彈性,突破自己的界線,才能跟得上這裡的腳步。這裡速度快,時時有驚奇,很難說什麼是最好對應的辦法。大陸隨時在變,不景氣下機會仍然比台灣多,很多人在等待機會,抓到了就不放過,做好設計把握成名的機會,大概也是小工作室唯一的成功之道。個人的經驗不代表其他大事務所的經驗,也僅供想要去大陸闖蕩的小工作室、年輕人做參考。
 
 
 
徐岩奇建築師2015/11/11
 
qrcode
TAIWAN 台灣辦公室
TEL: 886-6-2510265 FAX: 886-6-2510271
zoom@zoomatelier.com
70450台南市北區西門路四段19巷31號
CHINA 四川办公室
TEL: 86-28-85996650
victor@zoomatelier.com
成都市天府三街69号新希望国际B座1618